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路径

发布者:亿慧科技孵化器发布时间:2020-04-2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以生态为理念的生态创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基因”,用生态理念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路径。


生态文明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耦合


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促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生态创业概念就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产物。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加大生态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创业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显得非常迫切且意义重大。


将生态文明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在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全面、联系、整体、协调的思维能力,将生态文明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不断破除陈旧的创业观念,既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更加注重环境效益,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将生态文明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直接催生了生态文明教育。工业文明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但也逐渐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开始走向自然的对立面,生态系统的破坏范围迅速扩大,最终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如何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坚持生态理念是生态创业与传统创业的最大区别,这种理念具体体现为三个转变:“征服自然”的理念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过度消耗资源的增长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是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应。


将生态文明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布局,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举足轻重。将生态文明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培养具有生态创业能力的人才


将生态文明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培养具有生态理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创业意识。人的生态意识是最大的生态资源,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树立整体生态观是大学生生态创业的思想前提。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转变创业教育价值观,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不仅要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创业型人才,还要通过“生态文化基因”的培植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才会有从事生态创业的思想动力。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创业责任。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意识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生态发展观,使其正确认识创新创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的责任,不仅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为社会的永续发展提供助力。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创业能力。新发展理念要求大学生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入生态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创业要以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开放发展凝聚生态创业的动力,以共享发展实现生态创业的价值。大学生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生态创业的发展指南,能实现大学生生态创业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生态教育是大学生生态创业的基础。秉持生态发展理念,从教育理念、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践平台、资源保障、氛围形成等方面入手,探索建构大学生生态创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践体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构建生态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提升生态创业教育质量,就需要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高校要将绿色、低碳、协调的生态发展理念融入整体的教学规划当中,实现生态创业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与生态创业活动的有机融合,探索与专业教育相契合的生态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打造生态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实践是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建构生态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高校必须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着力打造“五个平台”:一是实验实训平台,鼓励教师将符合生态发展方向的创业项目引进实验室或者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按教学实训的要求进行实践和体验。二是科技竞赛平台,立足生态理念,围绕生态主题,以“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项目为依托创办各类大赛,培养学生生态思维,鼓励大学生投入生态创业实践。三是实践孵化平台,高校要有意识、有重点地投放和引进生态项目,通过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供学生实践孵化。四是学生社团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组建生态保护协会、生态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生态创业计划大赛、生态主题设计大赛等系列社团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五是校企合作平台,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地方高新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生态资源,实现校—政—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共同建立综合性的生态实训基地。

营造生态创业文化氛围。将生态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并能有效地激发其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心理品质。生态创业文化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是与生态创业相关的文化氛围,涵盖大学生在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心理意识,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校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意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列为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时俱进,使生态发展理念真正渗透到高校育人理念中,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态型创新创业人才。